好書推介: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

  • 作者: Kerwin Ho
  •  
  • 刊登日期: 2025-01-10 09:52:58
  •  
  • 365 人已經看過
  •  
  • 個人成長
about-image

你是否曾因為別人一句話就心煩意亂一整天?或是在社交媒體上看到某條評論,情緒瞬間被牽動?當我們的生活充滿各種外界刺激時,我們往往會「習慣性反應」,而不是「理性回應」,這不僅影響了我們的情緒,更可能降低我們在職場與生活中的判斷力與決策力。

《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》(React Less)這本書點出了一個關鍵:真正的內心平靜,不是來自外在的環境,而是來自我們選擇如何回應這個世界。當我們學會減少不必要的情緒反應,我們不僅能減少壓力,更能在人際關係、職場決策,甚至個人成長上獲得更大的自由與影響力。

 

為何我們對「一切」都有反應?

1. 情緒習慣與「過度警覺」

心理學研究顯示,人類的大腦會根據過往經驗,建立「自動反應模式」。這意味著,當我們面對某些刺激,例如批評、爭執或挑戰時,大腦會自動以熟悉的情緒或行為來回應。例如,有些人習慣於防禦性地解釋自己,有些人則會憤怒反擊,而有些人會選擇逃避。

這就是為何你會對一封未回覆的電郵焦慮不已,或者因為同事的一句無心之言,內心翻騰許久。 但這些情緒真的有助於我們的成長嗎?還是反而拖累了我們的心理能量?

2. 情緒劫持(Emotional Hijacking

情緒劫持(Emotional Hijacking 是指當大腦的杏仁核(Amygdala)過度活躍時,我們的理性思維會被短暫關閉,導致我們做出衝動反應。例如,當主管批評你的工作不夠細緻時,你可能立刻覺得自己不被認可,甚至覺得對方在針對自己。然而,這其實只是大腦的自我保護機制,並不代表事實。

 

3. 外界資訊過載,讓我們「被動反應」

現代社會的資訊過載,讓我們的思維處於「高警覺模式」,無法真正冷靜思考。 我們每天被手機通知、新聞推播、社交媒體討論轟炸,這些資訊讓我們處於「隨時準備回應」的狀態,導致我們的情緒時刻受控於外界。

這就是為何你可能會因為手機震動而心跳加速,或在辦公室聽到同事的閒言閒語,就開始懷疑自己是否被針對。當我們長期處於這種「被動反應」的模式時,生活品質與心理健康都會受到影響。

過度反應的後果:如何影響你的職場與生活?

1. 影響人際關係

過度反應會讓我們誤解他人。例如,在會議中,當同事對你的提案提出不同意見時,你可能立即感到被挑戰,甚至產生敵對情緒。但事實上,對方可能只是想補充觀點,並非在針對你。若我們能夠先暫停情緒反應,換個角度思考,或許能看到對方的觀點其實有助於提升工作成效。

2. 降低決策品質

一個能夠冷靜面對挑戰的領導者,才能在關鍵時刻做出明智決策。當我們因情緒而匆忙做決定時,往往容易後悔。例如,一位主管因為員工犯錯而大發雷霆,結果不但影響了團隊士氣,還讓對方產生抗拒心理,最終問題未解,反而造成更大的困擾。真正的領導者,是能夠控制自己情緒,並以理性應對挑戰的人。

 

3. 精神內耗,消耗能量

精神內耗(Mental Exhaustion)是許多職場人士的痛點。們可能會因為一場小爭執,內心反覆回想對話內容,或因為一個不確定的未來決策,而陷入無止盡的焦慮中。這種內耗不僅影響專注力,還會降低我們的整體幸福感。

 


如何訓練自己,減少不必要的反應?

1. 練習「情緒間隙」(Emotional Gap

美國心理學家維克多·弗蘭克(Viktor Frankl)曾說:「在刺激與反應之間,存在一個空間,這個空間給予我們選擇如何回應的自由與力量。」我們要學習的,就是如何拉長這個「情緒間隙」,讓自己有時間去思考,而非立即反應。當你感到憤怒或不安時,試著在內心默數5秒,或做幾次深呼吸,讓自己有機會調整情緒。

 

2. 問自己三個問題

每當你想要對某件事產生強烈反應時,先問自己:

  • 這件事真的值得我這麼生氣嗎?
  • 這件事五年後還會對我有影響嗎?
  • 我現在的反應,對解決問題有幫助嗎?
    這三個問題能幫助我們跳出當下情緒,從更高的角度看待問題。

3. 建立「非反應區」(Non-Reactive Zone

許多高效能人士都會刻意安排「無反應時間」,例如每天早上不看手機通知,或者設定某段時間不回應訊息,讓自己專注於重要的事。這樣做可以訓練我們的專注力,減少不必要的情緒干擾。

 

4. 培養「高情商的回應方式」

高情商(Emotional Intelligence 的人不會讓自己的情緒主導行動,而是懂得用更理智的方式處理問題。例如,在收到批評時,與其立刻反駁,可以先說:「謝謝你的反饋,我會考慮你的建議。」這樣不僅避免衝突,還能展現你的成熟度與專業態度。

 

讓自己從「被動反應」變成「主動掌控」

當我們開始學習如何減少不必要的情緒反應,便能讓自己擁有更高的心境自由。這不僅能讓我們在人際關係中更加游刃有餘,也能提升決策力,減少職場壓力。最重要的是,當我們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時,才是真正掌控了自己的人生。

學會「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」,讓自己變得更冷靜、更從容,你會發現,很多曾經困擾你的事情,其實根本不值得浪費時間與精力去計較。從今天開始,讓自己選擇「反應更少,掌控更多」,活出更自在、更高效的人生!

為何選擇Mirror Mind

Mirror Mind 新世代學院以教練技巧及培訓,幫助企業及社區跨世代共融,提升本地企業及人才競爭力。

擁有 2,000 名學生

大量真實客戶案例

培訓超過 7,000 小時

擁有豐富業培訓經驗

橫跨 30 多個行業

為不同行業提供合適培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