談起親子關係,與今日 (4月4日) 的兒童節,相信大家都有童真快樂的時候,大家試試回想,最深刻的童年回憶是甚麼?
由出生至十二歲,特別對個人的自我價值觀建立處於關鍵時期。 大家可能發現,自己或多或少會跟父母/家庭成員有相似的地方,不論是對自信的建立、待人處事的方法、對錢財的睇法、投身社會的競爭力等。為人父母,有時不其然的一句說話,很可能影響兒童深遠,以下是我曾經歷的例子:
一大清早,上班出門途中碰面見到鄰居:外婆湊著年約4歲孫仔返學上幼稚園,由於父母經常外出工作的關係,所以個孫仔長時間讓外婆照顧。 鄰居彼此在電梯大堂等候期間,我自然地會微笑點頭向兩婆孫叫聲早晨,外婆正叫孫仔回應我打招呼:「叫聲哥哥早晨呀!」 或許是小朋友慢熱的關係,孫兒最後沒有跟我打招呼,只是看著我發呆,作為大哥哥的我,當然不會介意他沒跟我打招呼,只作笑著回應。 但是外婆對孫仔的反應讓我有點吃驚,她向孫仔說:「你唔乖呀!咁無用,叫人早晨都唔識,生舊叉燒好過生你呀!」
隨著時代的變遷,傳統家長式的命令已不合時宜,而外婆的行為不單剝削兒童成長機會,更可能令孫仔自我價值低呢,童年回憶可能因家長一句說話,影響兒童一輩子。
強烈建議…為人家長、為人父母,生仔女前要考牌呢!
兒童節快樂